近年来,马关县充分发挥文化稳边、固边、兴边和文化睦邻、安邻、富邻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边境县“国门文化”阵地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补短板,不断完善“国门文化”基础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国门文化项目,结合红色旅游、洁美乡村、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等项目协同推进,通过“整合资金、盘活资源、综合利用、对标实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有效推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3个边境乡(镇)文化站、15个边境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个“国门书社”,3个国门文化广场。提升打造马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马关县第一党支部、马白烈士陵园、马关碉楼等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强服务,持续开展“国门文化”志愿活动。深入实施“爱在边关”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党员、民族干部“国门宣讲团”到边境村寨开展学党史、学“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讲马关红色故事等宣讲活动;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连续开展“筑梦边关”戏曲进乡巡演,打造建党主题“1部话剧、2个展览、4个文化专场”,用文艺“号角”吹响民族团结之歌。组建“军民鱼水情”强边固防工作队,持续开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服务。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平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生开展爱国教育主题纪念活动,通过历史讲解、现场参观、走边关体验、清明祭扫等方式,牢固树立边境线党、政、军、民齐心协力筑牢边疆防线意识。今年以来,开展“爱在边关”志愿服务活动40次,参与3000余人;开展“筑梦边关”戏曲进乡巡演77次,观看5.2万人;开展爱过教育主题纪念日活动20次,参与800余人。
三是促交融,深入开展“国门文化”交流互鉴。立足区域优势,不断扩大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借助中越双方在疾病防控、联合普法、商贸往来等合作机制,通过“部门引导、民族学会统筹、乡镇组织”开展“闹兜阳”“锦壮红”“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庆,各类活动不断创新融入拳击竞技、民歌对唱、美食评选、服饰走秀、非遗技艺等形式,以“活”态传承民族文化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今年以来,举办活动15场次,参与6.2万余人次,有效促进了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