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马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马关县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府办 更新时间:2010/03/23

——2010年1月18日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李献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努力化危为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县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9.32亿元,增长7.9%,人均生产总值达8028元,增长2.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7亿元,增长9.5%;完成财政总支出9.9亿元,增长3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88元,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46元,增长11%。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历史机遇,把争项目、抓项目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文山至都龙二级公路开工建设;董亮至南捞、八寨至底泥、都龙至金厂通畅工程全面推进,通乡公路油路率达76.9%;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26条234公里,通村等级公路率达55.7%;完成通自然村公路41条160公里,全县已有1489个自然村通公路,自然村通公路率达96.6%;农村客运站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成乡镇客运站3个。达号水库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灿可、绿差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工;花坝子二级电站、鱼塘暗河电站建成投产发电,全县电力装机总容量达25.3万千瓦;田头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8344户。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冶炼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0万吨过磷酸钙技改项目建成投产, 210万吨/年采矿、8000吨/日选矿两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年产7.2万吨锰铁合金冶炼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县城总体规划第二轮修编工作全面完成,县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扎实推进;文都二级路县城过境线项目开工建设,“两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2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4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1个,争取扩大内需资金8188万元。项目投资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 “三农”投入,全年投入 “三农”资金5.52亿元,增长35%,其中发放各项涉农补贴5624万元,增长13.1%。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2.33亿元,增长16.3%。认真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完成粮食总产量1.38亿公斤,增长6.1%,农民人均有粮达359公斤,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建立了烤烟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发展烤烟种植面积2.7万亩,收购烟叶9.26万担,实现烟农收入6468万元,完成烟叶税1423万元;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1亿元,增长15.7%,实现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635元,增长4.1%;新植核桃8万亩,草果、八角、三七、蔬菜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马鞍山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暨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启动实施,全年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万亩,新建和修复小型水利工程395件,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解决了1.8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9810万元,“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顺利完工,建成整村推进项目99个,实施易地转移搬迁257户1117人,13个省级重点建设村顺利推进,新解决了0.9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工业经济逐步回升,支柱地位进一步恢复
  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特殊时期用电、银行信贷、增值税返还等扶持工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企一策”等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工业企业恢复生产,工业经济逐步实现平稳运行。全年县级财政投入扶持工业发展资金达1829万元,返还企业增值税507万元、资源税377万元、其它税收325万元,减免企业生产用电成本210万元;帮助17户企业办理4.92亿元到期贷款置换手续,为企业降低财务费用633万元。全县工业企业复产率达53.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96亿元,下降10.9%;实现工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1.8%,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1.6%。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逐步恢复。
  (四)财税金融运行良好,公共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着力巩固和培育财源,加强税收征管,强化财政监督,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3.82亿元,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7亿元,增长9.5%。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民生、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9.9亿元,增长35.8%,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贷款力度,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困难问题。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成立,社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保险先进村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不断深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9.2亿元,比年初增长22.5%;各项贷款余额达22.9亿元,比年初增长12.3%。
  (五)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54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完善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出台了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实施了“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乡村两级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工作有序推进,融资担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通过州级验收。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低产低效林改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供销“二次创业”工作有序开展。商达公司破产工作进展顺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改革持续深入,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社会消费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具下乡及降低车辆购置税、降低住房贷款利率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二次创业”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全年累计销售家电、摩托车等各类下乡商品11077件,销售总额6140万元,兑现补贴558万元;发展“两社一会”19个、农家店25个。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9亿元,增长20.6%。
  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全年引进项目23个,实际到位资金5.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增加值19亿元,增长10%,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8 %。边境贸易稳步增长,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3.7亿元,增长23.4%。都龙口岸建设及申报国家级口岸工作有序推进,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联检楼、查验货场选址方案通过省级论证。
  (六)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
  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强化,全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20.19吨,化学需氧量削减11.37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关闭取缔非法选矿点40余个。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上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2个。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重点矿区污染治理取得实效,南北河、小白河等出境河流水质进一步改善。中越国际界河治理一、二期工程和倮洒河、大腻科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顺利完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巩固,完成人工造林9.5万亩。仁和镇桐子园民族生态示范村项目全面竣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全县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坚持节约用地,强化耕地保护,着力抓好土地开发整理,确保了项目用地需求和年度耕地占补平衡。完成了矿产资源实地核查工作,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全面启动,重点矿区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花枝格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工作稳步推进,争取南捞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项目资金268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
  (七)民生工程成效明显,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全县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295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3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438万元、“贷免扶补”贷款685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620人。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614人,转移就业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8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人数达4万人,比上年增加6000人。被征地少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实施。新农合惠民效应得到充分体现,兑现新农合补偿金3225万元,受益群众达36.4万人次。城乡低保对象扩大到7.65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5682万元。全年投入各类救灾救济资金1140万元,救助人数达7.6万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建成廉租房808套40400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14万元,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缓解。
  科技、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科技扶持资金784万元。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被省政府表彰为云南省创新型非公有制企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共免除书费、杂费1496万元,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2270万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3.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5.9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有效改善。“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高中教育实现新突破,全县高考上线率达70%,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校学生达3409人,比上年增加2360人。
  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文化外宣成效明显,阿峨壮族农民版画被选为国礼赠予意大利国家领导人;马洒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隆重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活动月”文艺展演,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仁和、健康、夹寒箐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全面竣工,新建和改造村卫生室35个,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全面、快速处置,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稳步推进,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有效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完成3个农村无线覆盖台和653个广播电视盲点村 “村村通”建设,新解决1.8万户群众看电视难问题。民政事业健康发展,双拥工作成绩显著,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八届双拥模范县;殡葬改革继续深化,县殡仪馆暨太阳山公墓搬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有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全县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统计工作不断加强,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档案、保密、人防、气象、史志、邮政、通信、消防、外事、侨务、体育、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八)和谐建设扎实有效,稳定成果进一步巩固
  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委员提案74件,办复率达100%。“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密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狠抓“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深入落实“两个主体” 和“一岗双责”责任,切实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食品药品、建筑施工、学校等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治理危库、险库、病库15个。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有效确保了各类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安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稳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各类刑事犯罪得到严厉打击。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安保任务。新一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大接访、大下访、带案包案等信访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信访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妥善处理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和优势进一步发挥,各类不稳定因素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社会和谐稳定成果进一步巩固。
  (九)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
  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并认真整改,有力促进了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着力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出台了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重大经济政策审批、重大投资项目上报审批和核准等制度,政府重大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推行“责任政府”和 “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全年实施重大决策听证4次、重点工作通报189次、重要事项公示107次,开通了“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加强政府公信度建设,全年化解政府性债务1846万元。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完善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新成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扩大内需项目监管,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审批等工作不断规范,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把目标锁定在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在攻坚克难、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上,把感情倾注在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全县呈现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的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各族群众、省州驻马单位、各企业、驻马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支柱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制约仍然突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具有战略支撑作用、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比较少;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增收后劲不足,收支矛盾突出;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较多,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马关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
  当前,我们发展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不利影响和积极因素同时显现。不利的影响是:全球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虽然国内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回升基础还不牢固;同时,我县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核心竞争力弱的问题更显突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积极的因素是:国际国内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国内经济形势已明显回暖,中央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加大“三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投入力度;同时全县应对金融危机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应对危机中变得更加精诚团结、更加顽强理性,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积极因素和不利影响,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县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文山面向越南及东盟开放的重要前沿,增投资、强后劲,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突出夯实基础、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四个重点,继续实施“四大战略”,加快推进“四基地一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扣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着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兑现各类惠农补贴,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扎实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兴地睦边”工程,力争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4.7万亩,完成农村“五小”水利工程250件,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0.8万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保持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积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认真落实科技兴烟措施,争取4月份完成马鞍山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暨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全年完成8万担烟叶收购任务,实现烟农收入6000万元;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扶持发展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化养殖,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力争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660元以上;积极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确保完成核桃种植10万亩;加大草果、八角、三七、蔬菜、畜禽、木材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年内完成整村推进项目60个以上,实施易地搬迁290户1266人,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努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饮用水源点保护、饮水设施管护和饮用水应急调供,切实解决好因气候干旱给群众带来的吃水难、用水难问题。抓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就业,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
  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全面落实国家、省、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各项企业帮扶制度,全力做好各种生产要素的协调配置,及时跟踪和研究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促进企业恢复和正常生产,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回升的态势。着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高锌、铟等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采选冶水平,积极扶持铁合金、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配套型”中小企业,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与集群龙头企业分工合作,构建龙头引领、专业分工、集群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扎实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银企合作多元化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逐步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排水、通信等配套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完善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服务、激励体制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制定出台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园发展,增强园区集群效应。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抓紧做好县乡商业网点规划,加快规划建设县城农产品、药材、农资、建材、家具、五金等专业市场;积极推进供销 “二次创业”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拉动消费持续增长。整合旅游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旅游经济。积极培育保险、家政、物业管理、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社会化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刺激城乡居民消费,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强化城乡规划工作,完成县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乡镇总体规划和县城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加快文都二级路县城过境线项目建设步伐,完善供排水、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及时启动新城区开发建设,加快构建以过境线为中心,东西城区互动发展的“一线两翼”城市建设框架,不断扩大县城区面积;加快“两污”工程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县乡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着力整治占道经营、违章建筑、户外广告、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发展房地产业,认真落实国家、省、州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二)紧扣夯实基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意识,把项目工作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核心动力,谋求项目工作新突破,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
  齐心协力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文山至都龙二级公路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投资5.23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以上;完成新桥河至篾厂通畅工程,开工建设塘子边至小坝子通畅工程;继续实施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不断提高通村等级公路率和自然村通路率;加大“丘北经验”推广力度,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加快达号水库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大坝主体工程和移民安置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小白河二级电站、绿塘子电站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认真做好花坝子三级电站、斋河电站、花鱼河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完成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5400户。加快年产7.2万吨锰铁合金冶炼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一期工程、华联电力公司1.25万千伏安电炉技改项目、田头110千伏变电站项目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做好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技改项目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并建成投产;加快210万吨/年采矿项目、8000吨/日选矿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竣工投产。
  切实加大项目储备和项目服务工作力度。牢牢把握国家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加快谋划和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的好项目、大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州的资金扶持,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责任机制,完善项目建设考核体系,强化部门、乡镇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沟通衔接,形成服务项目建设的整体合力,确保项目立项、选址、用地、环评、安评、开工等各项报批手续及时顺利完成,推进项目建设。
  (三)紧扣增收节支,加快推进财税金融工作
  进一步加大对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植增长稳定、支撑力强的支柱财源和骨干财源,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加大上级财政资金争取力度,切实增加可用财力。强化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指导和督促企业规范财务管理,严厉打击偷逃税费行为,实现应收尽收,力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树立经营政府理念,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整合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增强政府融资能力。坚持依法理财,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严格预算支出和财政资金监察、审计,健全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加大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力度,将村级运行经费提高到2万元,增加党建经费,增强财政对基层组织的保障能力。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综合运用担保、贴息、考核激励等办法,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为主体的社会诚信体系框架,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四)紧扣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对外开放
  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理顺工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抓好以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低产低效林改造为重点的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深化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商达公司破产工作。完成城镇供水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价格改革。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推进电力公司整合工作。统筹推进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积极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落实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狠抓以信用和服务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着力整治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四乱”行为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四难”现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围绕全县优势资源,做好项目包装,增强项目吸引力。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与各类商会、协会的联系,扩大招商引资辐射面。建立健全项目服务机制,强化跟踪服务工作,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继续推进与云铜、云锡、黄金集团、中金共和公司的战略合作,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认真落实各项非公经济扶持政策,切实帮助非公企业解决融资、土地、项目报批等问题,促进非公经济较快发展。加快都龙口岸可研报批工作,积极推进国门、联检楼、查验货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批准开放都龙口岸。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加强边境贸易和边境经济合作,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力争年内边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五)紧扣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和措施,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工作,扎实开展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能力,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以上。继续深入开展“七彩云南马关保护行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环保“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扎实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加强重点矿区和出境河流污染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和取缔违法排污、非法洗选矿等行为。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资源风险勘探,掌握资源底数,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巩固都龙、南捞、马白矿区综合治理成果,严厉打击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非法采选矿行为,规范矿业开发秩序。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完成花枝格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房屋搬迁和修缮工作,实施好南捞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项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抓好重点公益林管理、天然林保护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林业工程,实施好国际界河和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六)紧扣民生改善,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企业恢复生产,稳定职工就业;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统筹抓好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跟踪扶持机制,提高劳动者创业和就业竞争能力。大力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依法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少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完成廉租房建设1149套57450平方米,继续抓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认真落实《马关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申报和实施好各类科技示范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复查验收。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稳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强化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实施好304个村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完成623个边境村寨有线广播工程建设任务。做好文山州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组织参赛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乡村卫生设施规范化建设。抓好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认真开展公共卫生事件评估预警,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计划免疫,抓好职业病、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成果,不断扩大群众受益面。
  加快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认真抓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普查任务。强化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军民双拥共建,落实优扶安置政策。加快发展民政事业,完成县敬老院和县殡仪馆暨太阳山公墓搬迁建设。抓好残疾人、老龄、妇女儿童、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统筹推进消防、外事、侨务、史志、档案、保密、气象、邮政、通信、防震减灾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七)紧扣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平安马关创建工作
  扎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实施“宣传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平安创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六大工程和开展“手拉手、兄弟情,心连心、鱼水情,肩并肩、爱国情”三大活动为重点,启动都龙地区和大栗树乡大倮者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和“兴地睦边”工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完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机制,提高办理质量,努力让代表、委员满意。突出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成第四届村“两委”换届工作,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抓好“五五”普法规划验收准备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强化司法公正,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落实公安边防公安业务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各种先进典型,提高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规定,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快煤炭资源整合进度,继续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提高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最大限度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和应急准备,扎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扎实开展好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巩固禁毒人民战争成果。加强政府调控力度,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预防和减少物价波动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推进依法信访、有序信访和依法治访工作,努力为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困难救助,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扎实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紧扣科学统筹,加快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当前,马关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马关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规划理念,深化对重大问题、重大工程的研究和论证,认真谋划好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有较强支撑和辐射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强与国家、省、州总规和各类专业规划的衔接,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意见,高质量、高水平地编制出一份符合马关发展实际的“十二五”规划。争取把我县拟规划建设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项目、重点水源工程、重点产业开发、重点环保项目、中低产田地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省、州的“十二五”规划盘子,为马关“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打好基础。
  三、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过去的一年,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虽然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与人民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行政效率还有待提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强化发展意识,打造开拓进取的政府
  当前,马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快、发展不足的问题。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坚持用发展来解决马关经济社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快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谋求创新。坚决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求发展,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发展意愿的事,都要敢作敢为,敢于负责,善于创新,不断开创马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强化效能意识,打造务实有为的政府
  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尽心、尽力、尽责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各项工作都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明确责任,务求实效。对失职、渎职者坚决进行责任追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制。狠抓协调统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事务性应酬,多深入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认认真真地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三)强化法治意识,打造公正透明的政府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政府职权,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规范行政执法,做到程序规范、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健全对重大事项决策的调研论证、专家咨询制度,做到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深入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继续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四)强化廉政意识,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
  坚持廉洁从政,始终保持一股浩然正气,努力营造行为规范、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推进审计和监察关口前移,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各项规定,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以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马关正处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机遇和期待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马关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共克时艰,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李云坤  

关闭

上一篇:马关县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马关县人民政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