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和边境疫情防控双重考验,马关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采取超常举措,穷尽各种办法,奋力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全县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回升,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总体经济扭负为正。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53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1-3季度(-5.8%)回升8.9个百分点,低于全州(8.1%)5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9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42.56亿元,同比下降6.8%;第三产业增加值56.88亿元,同比增长8.7%。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3.1%、96.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8个、-2.4个、3.7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1%,其中,农业产值29.59亿元,增长15.2%;牧业产值11.54亿元,增长9%。实现粮食产量16.33万吨,同比增长1.8%;种植商品蔬菜5.7万亩,产量5.5万吨。生猪存栏19.2万头,同比增长12%,肥猪出栏22万头,同比增长20.4%,大牲畜存栏12.6万头,同比增长6.2%。全年肉类总产量2.89万吨,同比增长10.7%。其中猪肉产量1.83万吨,同比增长11%。
(三)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4%,速度较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低于全州(9.8%)19.2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7位。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7%,制造业同比增长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9.7%。从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1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1%、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1.7%、食品制造业下降1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62.5%。从企业效益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76亿元,同比增长29.1%;利税总额20.35亿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利润总额16.49亿元,同比增长37.7%。
(四)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增速低于全州(14.3%)12.7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8位。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1.5%,民间投资增长7.3%,产业投资增长6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5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
(五)社消总额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9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低于全州(5.2%)0.2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6位。
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29.66亿元,同比增长4.6%;乡村市场零售额25.43亿元,同比增长5.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5.79亿元,同比增长2.7%;餐饮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17.4%。从行业情况看,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15.4%;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6%、9.6%。
(六)财政收支持续下降。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9亿元,同比下降9.2%,速度低于全州(3.9%)13.1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8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76亿元,同比增长23.5%;非税收入完成2.33亿元,同比下降4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9亿元,同比下降19.6%,速度低于全州(-9.6%)10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8位。
(七)金融存贷平稳增长。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232.84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各项存款余额123.46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州(5.5%)2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5位;各项贷款余额109.38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低于全州(8.3%)1.1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5位。
(八)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36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与全州(9.2%)持平,排全州八县(市)第6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1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低于全州(10.4%)0.3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8位。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年,马关县为加快经济回升采取的各项超常规措施成效显著,全年经济加速发展态势明显。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长的基础仍较薄弱,产业发展低端、大项目入驻难、市场主体小散弱制约瓶颈凸显,全县经济发展仍处低位运行。
(一)产业结构单一。一是农业经济基础弱。全县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依然未改变,生产投入大,抗风险能力较弱。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农业产品附加值较低。二是工业企业“低、重”问题突出。全县工业整体上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质量不高,精深加工产业链匮乏。轻重工业占比严重失衡,全县规模以上重工业比重高达99.8%,且产能难以有新的突破,工业增加值率低,缺乏新兴、高端工业品制造业。三是贸易市场主体中绝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批零住餐和低端服务行业,产业数字化还处于空白,缺乏文化、现代物流、信息科技等数字经济市场主体。
(二)工业拉动不足。一是工业结构单一。马关县工业经济占到全县经济的25%,在工业经济中九成以上又集中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与冶炼行业,重点支撑企业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长期肩负着全县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2021年由于重工业行业价格指数上升,使得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这三大重工行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速呈现下降,对全县经济增长形成了负拉动,工业对全县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二是混凝土行业经营困难。2021年云南兴建马关水泥有限公司因变更成产业活动单位而退库,马关云建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受原材料供应不足、项目开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产能受限导致产值同比下降70%。三是受有序限电、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重点工业企业云南华联锌铟公司、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产品产量下降、产值减少。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一是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不足,部分在建项目建设后续资金短缺,难以及时形成固定资产实物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二是大项目储备及在库项目严重不足。从2021年在库的204个投资项目看,大部分项目已完工,结转到2022年的续建项目仅为37个,且大部分为规模较小的项目,剩余投资仅为7.42亿元,2022年投资形势依然严峻。
(四)市场主体培育难度大。全县市场主体“小、散、弱”,经营户“个转企”意愿不强,培育入库困难,增量难以形成。全年新纳入规模以上企业仅为1户,限额以上企业4户,重点服务业仅1户,且规模小,全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三、措施和建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提升意义重大。下步,全县上下将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以“产业兴县”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提前谋划布局,精准把脉经济发展走势,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奋力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重点布局高端工业品制造业,改善工业经济结构。三是利用数字技术,改变传统产业模式,提升三产发展质量。
(二)聚焦转型打造产业新集群。围绕“三个示范县”创建目标,紧盯5个百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以锌铟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业、以砂仁草果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业、以蔬菜水果为主的现代农业、以边境全域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业,全力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有色金属业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好州委州政府华联锌铟现场办公会精神,实施云锡文山片区两公司“倍增翻番”计划,争取于2022年2月底前完成县内矿权整合工作,启动3万吨锌合金生产线等项目,年内实现投资8亿元以上。中药材产业方面,积极推动道地产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产销一体化中药材产业链。林产业方面,整合境内木材资源,启动高端木材产业园建设,提高木材产品附加值。现代农业方面,聚焦文山州“5个百万工程”,加快发展蔬菜、水果等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争取实现3家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1家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文化旅游业方面,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为依托,开发打造一批特色景点和特色旅游线路,推动鞍马湖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山水田园旅游产业。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牢固树立“项目落地为王”理念,精准对接国家政策导向,落实用地等要素保障,坚持大抓项目、大干项目。2022年,计划新增储备重大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达21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马关至河口、马关至西畴兴街高速公路建设。完成G248线都龙至水头段、塘子边至小坝子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G219线马关段、木厂水尾新寨至桥头改扩建项目。积极推进马关至都龙口岸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设达号盛瑞综合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木厂水库、鱼塘水库、达布斯水库、一把伞水库、花枝格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光纤宽带及网络等配套工程,力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四)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坚持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中小微企业一起抓,引进与培育并举、增量与提质并重,统筹推进,全力构建全县市场主体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推动全民创业为主线,全面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实施“二次创业”,帮助和指导企业由传统产业向科技型、外向型转型、产业链高端转移,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力促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上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起死回生。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强做大支柱产业,吸引更多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企业落户马关。加强对县内企业的分析研判,挖掘企业发展潜能,建立企业“升规”培育库,做好潜力企业的“升规纳限”动态监测,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升规纳限“新生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联网直报统计,为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