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健康农场管委会,县直各部门: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马关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马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4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马关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计划
为加强马关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升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全县人均预期寿命,有效控制主要健康危害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防止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开展云南省胸痛中心创建活动的通知》《“健康文山2030”规划纲要》《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州“十三五”期间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工作方案的通知》(文政办发〔2017〕324号)及《文山州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计划》精神,结合马关县实际,制定本防治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切实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马关各族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为主线,以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健康基石,不断增进全县各族人民健康,为全面推进“健康马关”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二、行动目标
按照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2020年,全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努力降低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2025年全县心脑血管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4%。
——2020年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2025年较2015年降低12%。
——2020年全县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至9克以下,达到标准6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至25%以下。2025年成人吸烟率降至20%。
——2020年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0%以上。2025年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5%。
——2020年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2025年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0%,儿童青少年不超过6%。
——2020年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到30%以上。2025年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到65%,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到35 %以上。
——2020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4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知晓率达到70%。2025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45%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知晓率分别达到75%。
三、行动内容
为确保行动目标顺利实现,在全县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10大健康行动,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
(一)实施“健康饮食”行动,促进居民合理膳食。针对城乡居民普遍存在食盐、烹调用油和脂肪摄入过多,成为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的实际,一是开展“三减三健”,建立居民健康饮食理念。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按减少油量、减少盐量、减少糖量;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的理念,引导全县居民合理膳食,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倡导居民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成年人每天饮水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二是广泛开展健康饮食普及。开展饮食健康促进行动,推广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引导居民适量食用早餐和夜餐,减少高浓度的动物油早餐量,引导居民少制作少食用腌制品,合理搭配三餐,早餐注重营养,中餐注重清淡,晚餐注重适量。三是国家公职人员带头引领健康饮食。各级各类公务接待实行荤素合理搭配,荤菜菜品不超过50%。四是在机关、单位、学校开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创建活动。把控油、控脂、控糖作为创建活动的评价主要内容和标准,推广鼓励家庭使用控油、控盐勺,将健康厨房作为居民的自觉行动。(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广播电视局、县总工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行动,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一是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制度,按要求规范随访管理病人,采取干预措施和药物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30%以上;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人群,将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血压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等)纳入重点管理对象,预防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二是建立单位职工定期体检制度,每年为职工体检1次,通过预防性体检,让心脑血管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调整、早期治疗,从而达到降低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三是强化心理调节。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精神压力大,由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原因致使部分人群常年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状态,长时间得不到减压放松和休息养生,容易出现猝死、高血压和心脏病,按国家工休制度,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干部职工定期休假制度。(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总工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实施健身体育工程行动,促进全民体育运动。引导居民每天开展一项体育运动,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一是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馆,加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增加居民户外活动时间和空间。2020年前,各乡(镇、场)要在位置便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车辆行驶的山地或林地建成一条健康步道,路面整洁安全,宽度不小于1米,长度不低于1公里;2025年全县各乡(镇、场)、行政村(社区)建成一个健身场地,体育设施与器材配置达到100%,城镇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共体育场馆、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在2019年底前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二是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运动项目,打造一批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乡(镇、场)、村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城乡社区,开展以民族舞(苗族芦笙舞等)、太极拳、陀螺、武术、健身气功、射弩、摔跤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三是实施体质健康干预,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动平衡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促进妇女、老年人、职业人群参与全民健身。引导居民坚持日常运动,每天步行不少于6000步,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每周累计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应当从事与自身体质相适应的运动,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肌肉、骨骼,预防跌倒。四是加强科学指导,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实行工间健身制度,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4点组织开展20分钟工间操,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的发病风险。(牵头单位:县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总工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开展“爱国卫生”行动,打造健康宜居环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健康宜居环境,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城镇创建、病媒生物防治和健康教育等爱国卫生运动。一是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95%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达到“五有”标准,即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符合要求。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提高农村自来水受益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确保每户建有厕所。二是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从源头预防、减少及控制生产和生活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建立城乡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乡(镇、场)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循环利用;三是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按照国家、省的要求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县爱卫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部门职责分别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五)全面实施“控烟限酒“行动,纠正生活陋习。一是创建无烟环境,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开展无烟机关,无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企业等创建活动,发挥带头作用。以青少年、女性等为重点,发挥领导干部、医生、教师、公务员、媒体人员的示范力量,围绕减少烟草烟雾危害、推广科学戒烟方法等主题,开展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送烟=送危害”、“戒烟大赛”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公众养成健康、文明的“无烟”生活方式。开展戒烟门诊服务,营造“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的社会氛围。到2025年,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15%以下。二是倡导成年人理性饮酒,广泛宣传过量饮酒的健康危害,以及对家庭、社会可能造成的酒驾、暴力犯罪等负面影响。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在学校广泛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宣传饮酒对未成年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引导未成年人远离酒精,并向家庭辐射传播酒精危害相关知识。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若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工信商务局、县民宗局、县妇联、县总工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六)规范疾病诊疗行动,提高治疗效果。一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开展分级诊疗,在县医院建立卒中中心,仁和、八寨、都龙卫生院分别建立胸痛中心,大幅提升心脑血管急危重症治疗和抢救的成功率。二是完成全县14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的筛查建档,并提供救治经费和技术。三是建立疾控、医疗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联运机制,对出院后的心梗、中风、心衰、心脏骤停等重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建立专项台账,进行追踪管理,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置。四是提高基层能力。强化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科医师和慢性病管理专业人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管理、救治培训,显著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服务效果和救治成功率。增加基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使用药物供应品种。(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县医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七)实施“康复行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居家休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医疗保健上门服务,显著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服务可及性。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定疗护一体化的健康服务。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等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使老年人更便捷获得基本药物。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推广以慢性病管理和老年营养运动干预为主的适宜技术服务,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八)实施慢性病“综合示范创建”行动,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以国家、省、州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培育建设适合我县特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2019年,我县全面实施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以创建慢病示范区为契机,制定健康城镇发展规划,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建设,加强监测与评估,提高社会参与度;重点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加强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等措施;到2030年,建成具有推广经验价值的健康城镇、村示范点。按照州级统一部署,到2030年,有计划、分步骤建设一批健康城镇、村。将医疗与康养、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具有马关特色的康体文化养生品牌和健康医疗旅游基地;开发多样化的养生旅游产品,打造与之相匹配的社区型、乡村型、景区型、酒店型,把养身旅游、疗养旅游,培育成为新的旅游经济。科学规划康体养生旅游发展布局,积极发展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康体旅游,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聚集的健康体检、心理疏导、康体医疗、康体运动和康体养老等康体养生旅游品牌,引进国内省内高端医疗企业、养老企业和专业运动企业,支持康体养生旅游企业升级发展。(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九)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行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一是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开展针对全县各族人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主要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培养多民族健康教育队伍,开发与民族文化相适宜和多民族语言的健康教育材料。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积极传播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引导各族人民采纳积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健康栏目,加大公益性健康宣传力度,拓展健康教育新媒体。加强对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及干预。二是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加快构建终身健康教育体系,有效整合各类优质健康教育资源,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课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大力培养和培训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课时,鼓励学校积极探索满足不同学生的健康教育需要、受学生欢迎和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等关键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全县所有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到202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到2025年达到20%。(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总工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健康农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保障工作条件及经费,将主要行动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机制,确保本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得到落实。县直有关部门要互相支持配合,通力协作,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政策支持。各乡(镇)人民政府,健康农场管委会,县级各部门要围绕行动目标和内容,结合部门职责和实际,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行动计划正常开展,有效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目标。
(三)建立考核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健康农场管委会要定期组织对本地心脑血管防治行动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通报检查结果和工作改进情况。县人民政府将适时组织卫生健康、医保、教育体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健康农场管委会对本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四)强化宣传教育。宣传部门要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图书、网络等形式,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各乡(镇)人民政府,健康农场管委会,县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心脑血管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