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

马关“七城创建”之双拥故事丨一本功德簿的故事

作者: 新闻动态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02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敬老院,却与驻地官兵结下深厚的情缘;一本“敬老功德簿”,记录了“军爱民”的点滴情谊……在马关小坝子敬老院,翻开这本“功德簿”,一笔一划书写了一段30多年的边关双拥情。


图片


1985年,马关县小坝子镇敬老院建成,“敬老功德簿”里的第一页,就记录了当年小坝子边境检查站官兵帮助敬老院开垦菜地的事迹。从那时起,小坝子边境检查站主动与敬老院结成“爱民对子”,开展结对帮扶。


马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小坝子分站,组建于1955年,至今已有66年历史,主要担负1条通道出入境人员的边防检查、监护任务。


时光荏苒,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坝子边境检查站已于2019年1月1日转改为马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小坝子分站,但这份帮扶情仍然延续,一任接一任的民警挑起帮扶的担子,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敬老院的老人们。


图片


小坝子镇敬老院先后照顾了200余名老人和孤儿。“不仅吃住穿有保障,还有学上了,敬老院和哥哥们这么多年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入住敬老院12年,如今已经工作的李燕美说道。李燕美是小坝子镇半坡行政村马老场村小组的一名孤儿,父亲去世后母亲也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信,才12岁的她成了孤儿,同年住进了小坝子敬老院。得知这个情况后,小坝子分站主动向她伸出了援手,将她作为重点关爱对象,资助她继续完成学业。初中毕业后,为帮助李燕美完成高中学业,小坝子分站主动与马关县一中校方协调,帮助李燕美免除了高中阶段的学杂费,并继续帮助其完成了大学学业。


“他们对我们太好了,过年过节来看我们,和我们一起煮饭吃,帮我们打扫卫生,天冷了还给我们送被子、帽子、棉拖鞋,我们冬天都热乎乎的。”在敬老院住了20多年的梁美兰老人感慨。尽管她并不知道来看望他们的这些人,除了有马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小坝子分站的民警,还有驻马某部的官兵和小坝子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对她来说,这些穿着制服的“孩子们”待她像亲人一样,只要他们来了,她就很高兴。


图片


在“敬老功德簿”上,还记录了驻马某部官兵长期帮扶敬老院的事迹。从1986年中秋节,官兵们给敬老院送来了月饼、牛奶、饼干等物品并帮忙挖地,到2022年春节前夕的慰问活动,长达30多年的接力棒,就在这点点滴滴中传承下去了。驻马某部官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传统一点没有丢,官兵们都会定期来敬老院帮助老人洗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检查身体。


图片

图片


“老人们年龄大了,多多少少有一些老年病,我们来为他们检查身体,是希望为老人们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驻马某部军医说,由于工作原因,部队的官兵逢年过节很难和家人团聚,看到这些老人,就像看到了家里的长辈,希望所有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都不觉得孤单,都能感受到来自亲人般的关心。


如今,敬老院里还住着9名老人。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小坝子敬老院采取“封院”管理。这些官兵和民警们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可以来敬老院看望老人,帮助他们洗衣服、打扫卫生、检查身体、送药诊病、送生活物品等等,但他们对老人的关怀仍然没有减少。


图片


梁美兰老人多年前视力开始模糊,由于条件限制,一直没能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医治。2020年8月,文山的眼科专家到马关县小坝子镇进行义诊,才查出梁美兰患有翼状胬肉,左眼还有白内障,需要进行手术才能恢复视力。这些“孩子们”得知这一情况,专门派人陪护梁美兰到文山华山眼科医院做手术,一同前往做手术的还有小坝子镇的建档立卡户李国柱和李金德,通过多次治疗,他们的眼疾得以缓解。


图片


据了解,疫情初期,食材和医疗防护物资紧缺,位于边境线上的小坝子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物资十分紧张且采购困难。这些官兵和民警们时刻忧心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便主动联系上敬老院,积极协调解决疫情期间院内的生活保障和疫情防控问题,携手筑起防疫新冠肺炎的钢铁城墙,将病毒牢牢地挡在院外,将暖暖温情洋溢在院内。


图片


不仅“军爱民”,更有“民拥军”。在小坝子敬老院里生活着的孤寡老人,对他们来说,驻马官兵、派出所民警们就是他们的“孩子”。“孩子”来了,他们蒸粑粑、烧热水,拉着手说心里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心关爱。


图片


翻开有些泛黄的功德簿,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30多年来军警民的深情厚谊,这本沉甸甸的“功德簿”,现在已经写满,换了新的包装,而这些深情厚谊,还在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