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展示国家实力和形象的窗口,是确保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边疆研究经历了千百年积累、探索,在新时代肩负着新的使命。日前,在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边疆学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中国边疆学构建、新时代边疆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年变局与对外开放、推进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等议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边疆地区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诸多挑战,党和国家对边疆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时代边疆治理研究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是治国与治边的关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提出,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深刻认识做好西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如果边境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边疆地区改革发展稳定,进而传导到我国腹心地带,影响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二是固边与兴边的关系。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固边兴边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统筹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确保边境安全稳定、边疆繁荣发展。要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固边和兴边并重,深入推进边境地区军民融合发展,在规划建设水、电、路、讯等民生项目和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动脉时,都要加强军地需求统合,充分考虑各方面需要,做到经济社会和边防建设统筹推进,人民生活和边防实力同步提升。
三是边疆与内地的关系。边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国土安全屏障,很多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位极为重要,作用极其重大。但边疆地区自然条件差,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推动发展十分不易。内地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采取特殊支持政策,持续吸引人口向边境聚集,大力援助边疆地区全面发展,让边境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爱国守边意识强起来。
四是国内与国际的关系。边疆地区地处与域外国家接壤的第一线,处于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深受国际政治斗争的冲击和干扰。做好边疆学研究,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大局意识,加强战略思维,始终将边疆研究放到“两个大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去布局。要统筹对外斗争和国内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安全和发展基础,既确保边境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又优化管理措施、推动对外开放,把边境地区建设成为拱卫国家的前哨堡垒。
五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发展经济是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关键和基础,但鉴于我国边疆民族、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经济发展不能自然而然带来长治久安。要深刻认识到,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在重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党对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
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相当大一部分长期居住在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各项工作都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边疆学研究要适应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要求,要担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使命。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全面加强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就一定能开创边疆学研究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