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马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和老人关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将“一老一小”工作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实抓紧,从“小切口”“微服务”入手,“五张网”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
一、“一盘棋”统筹推动,织好工作“责任网”。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1名县处级领导任专班长、6名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实体化办公。采取“专职+兼职、长期+短期”形式,建立县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1个、乡(镇、场)“社工站”14个、村(社区)“少年儿童之家”130个,村(组)发展N名农村志愿服务者,形成“1+14+130+N”关爱服务模式,“县、乡(镇)、校、村、组”“五级”共建共抓共管机制,有效推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走深走实。
二、“两部法律”贯彻始终,织牢“权益保障网”。根据新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马关县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和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将“保护与预防”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进行同研判、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认真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建、改造一批养老院、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场所等养老设施,着力构建社区与机构相协调、医养与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63个,其中:养老机构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8个,老年幸福食堂2个,老年活动室(场、所)127个。
三、“三套方案”全力护航,织密“帮扶救助网”。“一小”方面。制定出台《马关县贯彻落实<文山州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和未成年保护工作十条措施>工作任务清单》《马关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关爱工作方案》,整合全体党政机关干部、教师、村组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力量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全县近6000余名干部职工与8194名困境儿童、7234名留守儿童实现“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关爱。“一老”方面。制定出台《马关县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以“五了解“五关注”三协助”为工作主线,组织人员定期了解和评估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家庭赡养责任落实情况,以实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行动”为突破口,积极动员对有意愿的经济困难完全失能老年人全部入住养老机构。积极推行“资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对“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实施精准救助。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困境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特困、低保、残疾两补等救助补助资金39644人次1284.56万元;累计发放老年群体城乡低保、特困、残疾人两补、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补助资金180380人次4225.14万元。
四、“四个招式”各显神通,织细“举措机制网”。家长学校全覆盖。从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管理入手,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建成130个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培训,倡导家庭文明观念,弘扬良好家教家风,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3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3万余人次,持续推动家庭教育不断深化。推广“训诫+督促监护令+督促家庭教育指导”模式。针对监护人存在管教不严、监护缺位等问题,检察机关共发出《督促监护令》26份,《家庭教育令》25份,对留守儿童全覆盖签订委托照护协议书。成立文山州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自“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成立以来,公安机关在该中心流转案件45人次,提前介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9件,为未成年人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39人次,为27名未成年人被害人申请民政临时救助近10万元,为28名未成年人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8.4万元。推广校内“午托”服务。为更好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切实解决好孩子午餐、午休保障和家长接送、辅导等现实问题,马关县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等学校积极探索开展午间托管服务,满足学生、家长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孩子习惯养成、学习进步、监管到位的家校同育目标。
五、“五大阵地”聚力赋能,织紧“关爱服务网”。推动社工站实体化运转。在县级建设社会工作指导中心1个,在14个乡(镇、场)社会事务办加挂“社工站”牌子,配备工作人员23名(兼职),并将投影仪等硬件设施配备至各乡(镇、场)社工站,有序推动工作开展。建设老年幸福食堂。持续在关爱老年人上花心思、下功夫,以南山幸福社区“幸福食堂”为样板,探索建设都龙镇茅坪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1个,目前已投入运营。塘子边社区、夹寒箐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正在筹备建设。发挥“少年儿童之家”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村组活动室、学校教室等资源,在全县130个村(社区)全覆盖建设“少年儿童之家”,坚持一张活动表、一张结对表、一套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档案“三张表单”管理,建立“属地乡镇挂村领导+校外班主任+专职儿童主任+志愿者”“少年儿童之家”运作管理机制,寒暑假期开展集中活动。今年以来,有近2万人次少年儿童参与其中,得到学习、文体、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关爱服务。建设“一乡(镇)一游泳池”。累计投资234.17万元在全县14个乡(镇、场)建设游泳池16个,学校采取“理论+实践操作”方式,通过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还原溺水情景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防溺水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处置能力,惠及乡村学生6万余人。开办学校“心理辅导室”。全县学校目前建有县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1个、心理辅导室121个,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124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26871人,排查出疑似心理问题学生538人,实施“一对一”交心谈心和关心关爱措施,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