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龙口岸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委会东南面,中越边境线二段197号界老国门处,是云南通往越南的重要通道。1953年8月25日,中越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开放两国边境小额贸易的议定书》,双方同意开放中国都龙—越南箐门和漫美边境通商口岸,并于1954年3月正式开通;1974年,由于中越关系紧张,都龙口岸被关闭。中越关系正常后,两国政府于1991年签订《临时协定》,决定在条件具备时逐步开放21对陆地出入境口岸,“中国都龙—越南箐门”口岸为其中之一。2015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都龙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运货运口岸对外开放。2017年2月28日通过省级预验收,8月9日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2018年1月23日越南复函同意开放,3月26日在都龙口岸举行中国都龙—越南箐门口岸开放仪式,都龙口岸正式实现对外开放。
2022年4月,因受疫情影响,口岸通道一直处于闭关状态。直至2023年3月30日,都龙口岸正式恢复货运通关,6月9日恢复客运人员通关。7月7日边民互市市场开通运营。
都龙口岸与越南黄树皮、箐门、新马街三县毗邻,是我省通往越南的重要通道,口岸开放进一步方便双方群众来往,加强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拉动边民发展边境贸易经济,促进边境边民增收脱贫;口岸的建成,将有效促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兴业,推动内外贸易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型产业的集聚,构建沿边经济产业带,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口岸的开放,将使马关能更好地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走出国门。拓展国际贸易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借助外力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步伐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都龙口岸总体规划面积由之前的4平方公里优化为0.65平方公里,整体功能定位突出口岸物流、保税物流等六大功能和开展仓储物流、对外贸易等十大业务,规划区功能布局为“一核一廊两轴五片区”。即:以国际商贸区为核心,一条东西向自然景观生态廊道,沿南北主干道和东西主干道发展的两条轴线以及进出口加工区、保税功能区、普通物流仓储区、综合生活区、口岸功能区五大片区。预计总投资3.4亿元。自2005年开始组织实施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已投资2.7亿余元建设完成了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等重要项目,关检部门已进驻开展进出口监管工作。
下一步,我县将积极争取修建马关至都龙口岸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都龙口岸边贸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口岸商贸街、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口岸的活力。
老国门
老国门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占地面积83.5平方米,为战争防御工事建筑。国门座北朝南,南面为长方形城墙式建筑,残墙长18米,两端墙厚0.8米。残墙上设有大小不等12个瞭望射击孔。墙体中部设一由南向北通道,长6.5米,宽2.78米,高2.5米。通道顶部用石块垒成弧形。通道南面的门头上方由三块錾磨的青石块镶拼组成的长方形的石条,石条上从左至右横书阴刻“大中华民国”五字,左右两边均刻直行书阴刻小字。国门整个建筑用青石、石灰、石沙垒筑而成。据马关县志记载及民间走访推断,茅坪国门为1942年中国军队在马关驻守时,为防日本人入侵而在我国边境而修筑的防御工事,是中越边境云南段唯一的历史文化遗存,是边疆地区防御外来入侵,保家卫国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