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关县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准确把握、重点破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多方整合资源,组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强化保障投入,搭建活动平台,让群众当起了乡村文化振兴“主力军”,开展了系列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强、内容供给不足、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
一是整合资源,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农村文艺队自发组建、三区文化人才招募、比赛活动选拔等方式广泛招募文化文艺志愿服务者,多方整合资源,建立了“文化志愿服务总队”文艺人才信息库。同时,依托乡镇文化站(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积极探索群众文艺辅导、演出、创作、交流等功能的“人员互通、服务联动”服务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280余支,约4000余名文化志愿者成为了服务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文化“主力军”。
二是夯实基础,强化保障投入。制定印发《马关县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马关县“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演出活动方案》等文件,投入300余万元为125个村(社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队配置了文化器材,保障了基层文艺队日常排练、演出需求。投入80万元,实施了“民族特色人才培育工程”,重点扶持八寨滇剧团、马洒侬人古乐队、阿峨新寨版画协会等10余支优秀民间文艺团体,打造典型、示范带动。依托“两馆一站”免开阵地抓好业务指导、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定片区、定对象、定项目、定人员,大力举办民族广场舞、民族器乐、戏曲表演、采风创作等辅导课程30余期(场),参与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保障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整体合素质提升。
三是搭建平台,开展特色活动。大力实施“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春雨工程”“圆梦工程”等文化志愿服务工程,推出了“百姓明星评选”“戏曲进乡村”“文化走基层辅导”“曲艺讲堂”等一批影响力大、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满足各阶层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双向发挥文艺人才“送文化”到“种文化”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依托全县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创作演出节目《哨·久别玛》《顶家女儿》等文艺作品共40余个,组织参加滇桂五边境县(市)文化交流活动、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目展演、云南马关壮族农民版画上海邀请展等各类交流活动10余次。开展县内送戏下乡、脱贫攻坚文艺汇演、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宣传文艺汇演等各类文化活动120余场次,服务群众36万余人次。逐渐实现了群众自我娱乐、自主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