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马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马关县人民政府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府办 更新时间:2008/11/19

——2007年2月10日在马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  兰朝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齐心协力谋发展,“十一五”开局稳健起步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关心、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州第七次、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基本完成了县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稳定,边境安宁,全县上下携手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始终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抓机遇,打基础,突重点,攻难点,促发展,国民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3154万元,同比增长19.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892万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718万元,同比增长5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544万元,同比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929.536.6调整为29.437.533.1,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农村经济渐显新活力。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全年发放支农贷款35843万元,安排财政支农资金4431万元,其中兑现各种补贴1352万元。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79125万元,同比增长8.5%;农村经济总收入72177万元,同比增长9.1%;粮食总产量达12731万公斤,同比增长1%;农民人均有粮349公斤,同比增加7公斤。
  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加大对古林天然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鸿远亚麻厂、八寨万绿蔬菜公司、华龙肉联厂、天宝酒精有限责任公司等涉农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畜牧支柱产业健康发展,70个牛冻精改良点全面建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网络逐步建立,畜牧生产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2.86万吨,同比增长5.5%;实现畜牧业产值29642万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468元,同比增加40元。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草果、八角、三七、黄柏、麻业五个特色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480万元;全年收购烤烟6.18万担,烟农收入3252万元,实现税收688万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起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866万元。启动实施了马白坝尾、南捞塘房、都龙茅坪3个新农村试点工程,33个小康及温饱示范村建设项目圆满完成;仁和、夹寒箐边境民族贫困乡扶贫综合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易地搬迁工程稳步实施,共转移安置71户290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启动实施;科技及产业扶贫深入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年内解决了2.69万人5500头(匹)大牲畜饮水安全。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组织引导输出农村劳动力920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7000余万元。“小额信贷富万家”行动深入推进,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059万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绝对贫困人口由上年的5.08万人降至3.67万人(按农民人均纯收入668元计)。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66元,同比增长8.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09元,同比增长6.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9492万元,同比增长36.8%。城乡居民购买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年内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88万元,同比增长15.6%。
  工业经济彰显新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矿电结合发展步伐,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对《马关县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进行了修编,不断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撑体系建设。认真实施都龙矿区综合治理,矿业生产秩序逐步好转;坚持以市场手段推进资源整合,矿产资源规模化开发和集约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519万元,同比增长54.8%;实现工业增加值61236万元,同比增长49.3%,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3.4%,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矿业总产值139400万元,同比增长84.1%,创税7498万元,同比增长69.8%;实现电力销售收入17300万元,同比增长23.8%,创税2161万元,同比增长23.6%。云南华联锌铟公司提前14个月完成 “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华联马关电力公司倍增行动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冶炼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建材、生物制药、农特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稳步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瓶颈”逐步缓解。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519万元,同比增长30%。马关至八寨、八寨新寨至岔河、金厂草果湾至一号界公路建成通车;南捞至塘房、都龙至南加公路即将竣工;八寨至古林箐、坡脚至山车公路相继开工建设。农村路网结构不断改善,自然村通路率达90.3%,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农村客运“路、运、站”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八寨、夹寒箐等5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全面竣工。大丫口水库通过总体验收,马鞍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烟水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1718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35亩,水利化程度达33.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大梁子电站投入运行,花坝子一、二级电站、咪湖河三级电站、马鞍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展顺利,拉气电站已通过核准动工,全县电力装机达到12.2万千瓦,年内新增装机3.35万千瓦。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小坝小区、安平广场竣工投入使用,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及都龙小集镇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城乡市政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达20.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财税金融取得新成绩。突出抓好重点税源培植,严格依法治税,优化支出结构,县级财政运行平稳。实现财政总收入17810万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19万元,同比增长27.6%。财政总支出41104万元,同比增长28.8%。信贷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金融存贷款余额再创历史新高,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80572万元,比年初增长38.6%;贷款余额132559万元,比年初增长17.9%。实现保费收入1845万元,同比增长29.1%。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逐步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改革开放呈现新格局。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乡镇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构建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着力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非公经济呈现出多轮驱动、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4%,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创税5601万元,同比增长69.7%。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投资领域逐步从矿、电等资源型产业向其它产业扩展,全年协议引资1582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4900万元。都龙口岸被国家列为“十一五”新开口岸,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19510万元,同比增长17.9%。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和群众荣辱意识不断增强。深入推进文明村寨、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各区域、各行业文明礼貌服务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事业持续进步。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劳动者科技意识明显提高。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全年共投入技改资金38566万元,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7.9 %。认真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全年为2.85万名中小学生免除书费305.7万元,为4.37万名中小学生免除杂费352.7万元,给予1.84万名中小学生补助生活费74.3万元,为6700名小学生提供半寄宿制补助经费101万元。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资金657万元改造校舍7840平方米,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政府办学为主、多元发展的办学体制进一步完善,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全县教育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切实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完成了文化局综合楼扫尾工程及文博展厅建设;成功举办了“滇桂五边境县”文化交流活动,电视专题片《婚礼》荣获国家级一等奖;阿峨壮族农民版画、马洒侬人古乐等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文化市场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和86%。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中医院新住院楼和夹寒箐、小坝子两所卫生院门诊住院楼建设项目正在实施,其余10所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楼已竣工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合率达90.1%,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缓解;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得到较好控制。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816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55人,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3.6万人,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民政救灾救济力度不断加大,投入救灾救济资金139.5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10.6万元,弱势群体救助机制逐步完善。
  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对县城功能区环境污染整治力度,空气质量综合评价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噪声质量达国家二类区域标准,城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启动实施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依法整顿和关停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矿企业,加大对南北河、小白河出境河流的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工作收到一定成效。不断加强对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进行了修编。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步伐,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收到实效,森林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其它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有效。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有效开展,“奖优免补”政策落到实处,917户农村家庭办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一次性奖励金90万元,兑现养老生活补助费38.2万元,教育奖学金27.9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3480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52500户,互联网用户达2440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全面启动。殡葬改革稳步实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双拥”工作扎实开展,军政军民更加团结。中越勘界工作有序推进,边境更加稳定安宁。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老龄事业较快发展,档案、保密、人防、史志、地震、邮政、消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平安马关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大龙潭水源林保护和水源林建设规划决议,完成了大龙潭水源林建设年度计划;加大县城区饮水安全保障力度,将大丫口水库确定为新的水源点,启动实施了县城饮水改造工程。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1件,办理政协提案75件。“五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群众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治管理,推进村务工作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收到实效,马白镇花枝格村委会被评为“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坚持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县乡安全监管网络,认真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力度,稳步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各种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社会治安形势稳定。严厉打击和取缔“门徒会”等邪教组织,不断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多形式加大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人民群众自我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强化信访工作和各种纠纷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平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县”荣誉称号。
  (四)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施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施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认真开展《江泽民文选》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马关新发展”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施政能力不断提高。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干部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依法行政能力得到增强。积极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政府信誉进一步得到提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始终把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制定完善了《马关县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和18个专项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稳步提高。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强化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政府与群众双向交流互动渠道进一步畅通。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廉洁自律规定,严格审计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反腐拒腐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十一五”开局实现了稳健起步,全县经济社会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有力支持,离不开各位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及全县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各族群众、驻马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困难,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工业用电、用水矛盾突出,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繁重,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三是财政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政策性增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军转人员安置等刚性支出因素增多,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五是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极少数部门和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团结奋进抓落实,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继续发扬克难攻坚、勇于进取的精神,不断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因势利导、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奋力开创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州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马关为目标,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业强县、基础设施先行、开放活县、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六个战略,全力实施城镇建设、创平维稳两项工程,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建议为:
  马关生产总值220000万元,同比增长2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00万元,同比增长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000万元,同比增长30 %;
  粮食总产量12860万公斤,同比增长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00万元,同比增长16%;
  边贸进出口总额22400万元,同比增长15%;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43元,同比增长6 %;
  农民人均纯收入1707元,同比增长9%;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
  解决2.6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确保上述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将竭尽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壮大县域经济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不断为建设富裕马关打牢物质基础。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政企共建新农村的有效路子,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破解“三农”问题。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切实帮助农民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是基础,经济建设是核心。我们将按照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扶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强化良种良法的推广和运用,确保粮食安全。着力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工作,推动畜牧业向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力争实现肉类总产量3.17万吨,完成畜牧业总产值33000万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530元。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果、八角、三七、黄柏、麻业五个特色产业;实施好烟水工程建设项目,稳步发展烤烟生产,确保年内完成6.3万担烟叶收购任务,实现烟农收入3300万元以上。大力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开拓农村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农产品商品化。以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为着力点,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全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狠抓以“整村推进、易地开发、劳务输出、科技产业扶贫”和小水窖、沼气池、民房改造、乡村道路、科技培训“五位一体”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好62个整村推进项目,抓好夹寒箐芹菜塘、小坝子牛场等四个点152户723人的易地搬迁工作,完成仁和、夹寒箐边境民族贫困乡扶贫综合开发项目扫尾工程。继续加强农田水利、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年内解决好1.3万人5200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安全。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进农村通讯、电力、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行领导、部门挂钩扶贫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一企帮扶一村”的扶贫新模式,多形式、多途径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着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认真开展农村法制教育、道德传统教育和乡风文明建设,教育农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大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作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引导农民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激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展示农村新风貌。
  认真做好第三届村级换届工作。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监督机制,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促进村民自治,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逐步建立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新机制。
  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强化工业首位意识,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做好规划、整合资源、打牢基础、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大对矿业、电力、建材、生物制药、农特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的扶持发展力度,提升发展质量,扩大经济总量,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50%,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以上。
  做好发展规划,优化发展布局。突出规划的先导地位,紧紧围绕“把马关建成全国重要的铟研发和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锌锡开发、冶炼加工基地和全州生物制药开发创新基地之一”这一目标,加快修编完善《马关县工业发展规划纲要》,做好达号工业区、马白(花枝格)工业区、都龙口岸、矿业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全县工业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和项目,逐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体系。
  推进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坚持以市场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依法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和管理,逐步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推进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坚持以构建和谐矿区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以都龙矿区为主的综合治理工作,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群众的关系,引导企业逐步加大对矿区周边群众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促进矿业开发秩序的好转,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打牢发展基础,构建发展平台。按照生态工业区建设要求,加快达号、马白(花枝格)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缓解水、电、路“瓶颈”制约。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好土地征用、环保准入、安全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全力构筑人才、科技、金融、政策、组织五大支撑体系,为加快工业发展搭建平台。继续做好锌铟冶炼项目一期工程的建设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年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并积极做好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做好年产60万吨水泥厂、年产40万吨化肥厂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实施木材深加工项目建设,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以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延伸产业链,开发下游产品,推动资源开发逐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增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紧紧围绕增强后劲,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调整”的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基础设施先行战略,继续抓好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集中力量,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求实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八寨至古林箐油路改造工程,抓好坡脚至山车、田房至水洞厂、拉气至黑河等公路的建设工作,力争启动实施马关至都龙公路改造工程;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抓紧完成篾厂、坡脚等7个客运站建设工程。继续抓好马鞍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年内通过验收;按照一步规划,分期建设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探索水利建设投资新模式,力争启动实施达号水库一期工程。督促企业法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花坝子一级电站、咪湖河三级电站、小西卡电站、马鞍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年内竣工投产运行;继续抓好拉气电站、花坝子二级电站建设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小白河梯级电站;切实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逐步解决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
  放手搞活,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全面放开民间投资领域,在水能资源开发、乡镇集镇供水、专业商贸市场建设等方面,采取转让经营权、实施公益性与市场经营性项目捆绑经营等方式,公开招标投资主体,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会投资比重。继续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导向,积极做好文山至都龙口岸高等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国家扶持,不断扩大投资总量,拉动经济增长。
  紧紧围绕优化环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认真实施开放活县战略,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发展环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用好发展机遇,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与动力。
  倾心营造开放环境。引导干部职工和群众强化信用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倡导和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明礼诚信的人文环境。本着宽松互惠的原则,创造性地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进一步落实省、州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各项政策规定,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简化办事程序,严格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营造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全力实施城镇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集镇发展规划,强化经营城镇理念,逐步探索城镇供水、垃圾处理等经营权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培育和发展商品房市场,逐步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继续抓好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县城饮水改造工程实施进度,确保上半年内建成投入使用,解决城区饮水困难问题;力争开工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厂,积极做好县城集水排污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都龙小集镇改造步伐,将乡镇集镇维护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城镇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着力打造“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草果之乡”两张名片,营造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宣环境。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以各种商贸展洽会、协作会为载体,狠抓项目推介,提高招商引资的到位率和成功率。重点突破农业、林业、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对外招商引资,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促进招商引资向纵深推进。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一步放宽非公经济准入条件,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力度,强化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的行为,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
  加快发展边境贸易。认真做好都龙口岸开放的各项基础工作,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联检机构筹建步伐,力争年内获准临时开通,并积极做好正式开通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通。坚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鼓励并帮助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做好进出口经营权的申报工作,引导各类企业实行贸工技协作,发挥优势,整合实力,增强竞争力。强化外贸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培养一支优秀的外经贸人才队伍。认真做好金厂小白河、小坝子拉气、都龙保良街3个边民互市点建设工作,强化边贸市场管理,力争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紧紧围绕增收节支,着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培育壮大基础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坚持依法治税,完善各项财政收入征收管理措施,严格预算外资金管理,确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依法加强预算管理,从严控制财政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重点向“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和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倾斜,逐步提高乡镇业务经费,解决乡镇党委、行政村(社区)党总支和农村党支部活动经费,落实农村党支部书记待遇,提高村小组干部、村计生宣传员、卫生员、畜牧兽医员的补助,并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支持金融部门深化改革,优化信贷结构,逐步建立政银、银企协调例会制度,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引导金融部门将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扩大信贷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支持金融部门依法收贷,促进信贷资金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快保险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全民保险意识和自身保障水平,促进保险业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二)统筹兼顾抓协调,全力发展社会事业
  按照建设文明、和谐马关的要求,更加注重解决社会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以和谐的理念统筹协调发展。
  着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提升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更新改造投入,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认真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以控辍保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强化教学科研工作,抓好远程教育建设,落实“两免一补”和“一费制”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多渠道有效救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缓解高中办学“瓶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工作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人才强县战略实施。
  着力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按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阿峨壮族农民版画和马洒侬人古乐等民族文化产品品位,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传统民间文化、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大对网吧、电子游戏室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项目,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强化资金监管,提高服务质量,积极稳妥地实施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问题;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发展中医事业,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认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
  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推行人口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努力提高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奖优免补”政策,狠抓人口综合治理,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严格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继续加大以都龙矿区为主的工业污染整治力度,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南北河、小白河出境河流治理,推进矿区植被恢复建设。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城镇及农村生态环境。继续做好退耕还林后续管理、重点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用林积极性。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强化国土资源整治,实施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和开发现有耕地,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广泛开展各种节约资源主题宣传和创建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强化国防教育,抓好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快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依法稳步推进殡葬改革,破除丧葬陋习。加快通讯事业发展步伐,提高邮政服务水平。认真抓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积极推进气象、消防、地震、保密、档案、新闻外宣、史志等工作,关心残疾人、老龄事业,支持工会、共青团、文联、科协、工商联及妇女儿童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坚持不懈抓稳定,全力构筑“平安马关”
  加快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培训,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努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困难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做好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以内。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规范劳务用工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扎实做好救灾、救济、优抚工作,认真落实弱势群体救助机制。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实施创平维稳工程,巩固提高“平安县”创建成果。继续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大力整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继续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县公民知法、用法和护法水平。深入持久打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坚决打击涉毒违法行为,遏制艾滋病传播。加快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推进安全技术创新,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倡导安全文化,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各种安全专项整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科技手段,加快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务实创新强管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马关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完成2007年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增强科学理政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牢固树立科学理政的新理念。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府的要求,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实质内涵,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切实将政府管理转入科学化的轨道,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益。大力倡导发扬民主,团结干事的良好风气。加快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程,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调查研究、集体决策,实行社会公示或听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逐步建立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措施更加体现时代特征,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政府的创新能力,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全力开创依法行政的新局面。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不断推进政府法治进程,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更加注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不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真正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在法制的框架内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调整利益关系、解决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一致。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主体,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进一步强化诚信建设,对政府作出的各项决策和承诺,切实做到言出必行,行必见效,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以规范诚信的政府形象赢得人民的信任。
  努力创建务实高效的新政风。按照建设绩效政府的要求,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良好风气。坚决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和庆典活动,减少迎来送往,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上,把工作重点放在为民发展、为民致富、为民谋利上,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倡导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良好风气。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始终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关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切实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大力倡导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顺应民意办实事、解民忧、谋民利,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力争上半年建成县乡两级视频会议系统,把马关政府网站建成面向社会的重要政务载体、信息平台和服务窗口;完善县长电子信箱、县长热线电话等政府与公众对话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
  切实塑造清正廉洁的新形象。按照建设廉洁政府的要求,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反对铺张浪费,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力倡导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良好风气。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大力倡导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坚持择善交友,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机遇孕育希望,挑战激励斗志。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举措、求实的精神,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责任编辑:何建道  

关闭

上一篇:马关县人民政府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马关县人民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