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马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 都龙镇


    【概况】都龙镇位于文山州南部,马关县东南部,国土面积213平方公里,辖8个村(社区)15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约3.85万人。都龙镇主要有四个特点:这里是开放前沿“阵地”。与越南河江省黄树皮、箐门两县接壤,边境线长38.25千米,拥有国家级陆路口岸(都龙口岸),有对越通道2条。随着G248线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这里是资源富集“宝地”。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锡、铜、锌等30余种,素有“中国第三锡都”之称,现已探明的铟金属储量达6900吨,占全省70%以上,全国42%左右,占全球30%左右,是全国第一大铟资源地。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2579.3米,最低海拔350米,年平均气温17℃,适宜种植沃柑、砂仁等特色产业,全镇有耕地面积72803亩,其中田42269亩,地30534亩,生物资源多样,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这里是文化繁荣“高地”。居住着汉、壮、苗、彝、傣、瑶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和“紫苏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各具特色,陀螺、射弩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国门、前哨排等边境红色文化享誉盛名。这里是干事创业“福地”都龙镇是一个开放包容、民风淳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全国重点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都龙镇呈现出边境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经济腾飞的良好局面,是一片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热土。

    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省、州、县系列三年行动,以“马关奋斗”践行“文山之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龙新篇章,把以都龙片区培育成为马关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通过都龙再造一个新马关。

    【干部职工】2023年末,全镇干部职工共86人,其中:少数民族30人,占34.88%;女干部34人,39.53%;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50人,占28.14%;大专22人,占25.58%;中专、高中14人,占16.28%。

    党委书记:李平富

    镇 长:盖军中

    副书记:冯育高(~2023.06)

    孔繁瑞(2023.06~)

    副 书记:梁大伟(挂职,~2023.11)

    王永村(挂职,2023.07~)

    人大主席:李光进

    组织委员:周德辉(~2023.03)

    陈 逍(2023.12~)

    宣传委员:赵雪梅(女,~2023.03)

    秦玲(女,2023.03~)

    武装部长:孔繁瑞(~2023.06)

    夏云传(2023.12~)

    纪委书记:钱贞蓉(女)

    副 镇 长:罗勇戈

    副 镇 长:王大未

    副 镇 长:杨自睿(~2023.06)

    罗方伶(2023.06~)

    副镇长:吕远桢(~2023.03)

    苗俊杰(2023.05~)

    副镇长:郑万庆(~2023.10)

    李宗书(2023.10~)

    【党组织建设】都龙镇全镇有基层党组织112个,其中:镇党委1个,村(社区)党委(总支)8个,党支部103个。全镇共有党员1026名,其中,女党员245名,占党员总数的23.88%;少数民族党员625名,占党员总数的60.92%。

    乡村振兴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行“红黄绿”三级分类帮扶,强化结对帮扶措施,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动态管理,持续用好可开发和兜底保障性政策实现精准帮扶,从源头上、重点上防控返贫致贫风险,2023年共完成全镇监测对象标注风险消除4户12人,新识别24户84人,共有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91户286人。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四重保障”机制,全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达100%,2023年都龙镇社会保障中心共报销医疗费用34.47万元,惠及109人次;向170户发放临时困难群众救助资金58.19万元,向68户76人发放特困补助资金77.1404万元。以提产业和稳就业为着力点,加强产业联农,累计组织脱贫人口培训300人次,安置公益性岗位321人,护林员208人,建设就业帮扶扶贫车间及培育就业帮扶车间2个,吸纳就业人员27人。2023年全镇转移就业15386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7295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367人,其中省外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921人,同比增长3.8%,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申报1075人,共兑现538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7户512万。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219.9元,同比增幅17.6%。

    【集体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经济,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涉及种养殖、工矿、中药材等产业,带动农户3000余户。实行“村账镇管”制度,规范“三资”管理,2023年底财政所代管村集体资金15,731,140.11元。整合资源,通过多村联合、跨地发展、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收。入股马关县畜禽产品初加工建设、南山园区肉制品深加工、威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南山园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马关县畜禽产品初加工建设项目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8个村(社区)抱团联合成立“马关县都龙镇309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3年全镇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都龙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74.66万元。

    农业发展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十条措施,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公示和告知制度,全面深入开展耕地保护普法宣传,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管机制,加强耕地“非粮化”监管,坚决遏制耕地撂荒、防止“非农化”“非粮化”,统筹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全镇完成整改4772亩,整改完成率超100%,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抓好农业生产,2023年小春播种1.5万亩,大春播种8.29万亩,种植旱稻、水稻、大豆、玉米等作物5.36万亩。2023年全镇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生猪存栏1.7万头,出栏2.2万头、肉牛存栏6305头,出栏4618头、家禽存栏11万只,出栏21万只、2023年全镇完成畜牧业产值1.1亿元。

    工业发展矿业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立足都龙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全面遏制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全力支持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倍增翻番”计划,全力支持推动锌铟产业精深加工和科技创新,全力支持推动锌、铟、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全产业链集群发展,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54亿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靠前服务,做好矿产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服务业发展口岸经济发展日趋活跃,依托茅坪边境幸福村及国门文化广场项目建成、都龙口岸人货互通及G248线通车,逐步形成一条边疆红色旅游路线,口岸边民互市场正式启动运营,跨境贸易、劳务输出、进出口产业落地加工等推动口岸经济持续向好发展,集镇范围实现银行、酒店、快递、网约车等服务行业全覆盖,群众生活、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支持发展电商消费,结合口岸经济积极探索直播带货销售农特产品等消费模式,带动快递、餐饮、物流、住宿等现代服务业新兴发展。

    【林业发展严格执行森林采伐方案,全年累计审批下达采伐商品材85个采伐点,蓄积3056.5立方米,材积2244.2立方米,林农获利120万余元;完成零星林木采伐24个采伐点,蓄积122立方米、材积92.2立方米;完成自用材审批7份蓄积50.9立方米、材积36.2立方米。2023年共按商品材伐区总数的20%抽取17个伐区进行伐中跟踪调查,均未发现有越界采伐和异地采伐现象发生。年内完成义务植树6.2万株。全镇总林长2名,镇级林长8名,村级林长8名,村组专管员162名,镇、村二级督察12名,共巡林360余次,在交通主要路口、林长制工作重点等处规范设置了林长制公示牌11块,其中镇级3块,村级8块。实现了责任区域全覆盖。

    【基础设施】依托高速、都龙口岸、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等项目优势,积极推进都龙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都龙“美丽集镇”项目建设,打造经济活跃、开放包容、生态优美、幸福宜居的南疆边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亿元,其中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4060万元。建设完成南疆国门小镇建设项目二期、金竹坪民族团结示范旅游村、南松民族特色旅游村配套设施等项目。集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压缩转运处理完成率100%,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前期管道铺设基本完成,处理池正在建设中;打造集镇区域绿化3.61万平方米,新建临时停车场3个,建成南疆公园。严格落实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政策,完成农村自建房规划许可审批71宗。积极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排查5995栋,整改问题住房25栋。

    生态环境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凸显,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自觉做好禁烧的良好氛围。严格督促辖内企业排污监管工作,2023年涉矿企业排污全部达标。定期组织开展“清河行动”,对全镇河流、水库、渠道进行大清理、大整治,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同时,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管,采集送检5个边境村(社区)共136个饮用水样本,经检测全部达标。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推动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生态基础不断夯实、绿水青山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开展巡林460余次,设置林长制公示牌11块,实现了责任区域全覆盖。完成义务植树6.2万余株,开展森林防火宣传153次、发放森林防火通知书3500余份,组织森林防火指战员培训8期。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各级河长开展巡河280余次,完成问题整改38条、四乱图斑治理11个。

    社会保障全面抓好救灾救济工作,为170户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金58.19万元,发放各类困难人群补助资金1500余万元。对全镇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人员实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逐级上报审批,加大城乡低保清查、新增工作力度。对全镇城乡低保4013人全部进行核查,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坚决清理不符合保障的违规保。2023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46376人次,资金1239.3988万元;城镇低保1362人次,资金67.7498万元。实施全民参保计划,2023年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1.65%,医疗保险参保率98.42%。全力稳定劳动关系,高度重视农民工劳动维权工作,全面排查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教育医疗认真贯彻落实全州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十条措施及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发放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补助171人37.1万元,2023年秋季学期雨露计划206人。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犯罪、控辍保学、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和落实“五项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度教学升学率为97.7%,实现低进高出的教学目标。金竹山、堡梁街小学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完成,针对学校学生出行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包车送学”模式,有效降低学生出行安全隐患。深入贯彻落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积极探索推进医疗机构体质达标,国门医院完成建设,村级卫生室人员设备配置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功能短板不断补齐,全镇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基层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开展普法行动,以整合资源、畅通渠道、提高效率为手段,依托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强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实现基层治理“一网兜”。围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八五”普法,深化普法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边境等法律七进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管控,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建立分级调处、分类调处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常态化,对全镇矛盾纠纷进行跟踪问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制度,强化命案防控,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巩固好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成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地区整治,开展有针对性排查,把“坐等线索”变为主动找线索,切实拓展线索收集渠道,坚决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积极防范和打击各种邪教组织,继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力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强边固防全面强化“军警民共建”联防联动,探索治安防控新机制,组建党员、民兵义务巡边巡界队,牢固树立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固防强边责任,全面抓实边境管控治理,形成“寨寨是哨所、户户是堡垒、人人是哨兵”的强边固防格局。全年共开展军警民联合执勤4次,警务协作行动6次。同时,形成“堵、查、封、控”边境立体防控网,扎实开展反走私综合治理和“三非”打击整治等跨境违法犯罪工作,全年共查获跨境违法犯罪9起,持续维护边境社会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联合都龙边防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定期排查辖区内场所、学校、医院、宾馆等场所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压紧压实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与各村(社区),中心、站(所),企业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50份。深入开展道路运输、消防安全、非煤矿山、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全力防灾减灾。建立镇级专职消防队,强化消防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严格烟花爆竹、危化品安全监管,排查督促各类安全隐患10项。调整充实都龙镇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配置3名专职人员,召开都龙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题会议7次,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完成催办未报废、逾期未检验车辆1600余辆。签订镇、村、组各级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257份,持续开展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工作,在多雾、陡坡、急弯、临水、临崖、道路交叉口等路段,安装警示桩2800根。通过采取“应急三堵”“五小工程”等措施整治71处,做到隐患路段警示全覆盖。聚焦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加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整治,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92起。设置劝导站8个,开展红白喜事劝导68次、交通安全劝导77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册、警示教育350场次。

    国防工作把党管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扎实开展、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整组、民兵点验、兵役登记、双拥等工作,持续强化预备役部队和基干民兵各类队伍的建设,基层武装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全年完成兵役登记226人,9人光荣入伍。

    民族宗教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扎实有效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努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和反邪教主题公园建设,堡梁街村被命名为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启动实施了金竹坪、南松两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